1.所謂〔延壽〕的問題,各巒頭山法古籍多有提及,只是現代人讀書不求甚解者眾而已,巒頭龍格的〔富、貴、財、丁、壽〕,大家眼光都只顧放在前四樣〔富貴財丁〕,甚少論及〔壽〕,甚至也有滿多人,只要論及〔龍穴〕,不分格局貴賤,皆認為只要得氣,便非出大富大貴不可,這是罐頭式的論法,其中的細膩問題有待各人仔細研究。
其實〔壽〕的問題〔雪心賦〕中清楚寫到:「文星低而夭顏回,天柱高而壽彭祖」,凡坐後高山節節高聳,通常便可以壽論,箇中細節再詳論。

2.下砂七、八重為〔守財〕之應,與九曲出水,是相對的問題,因為下手砂有七、八重,所以當然形成九曲蜿蜒而出,是概念問題,代表:一、水非直出,二、交牙繞抱有情,三、水口砂緊密,不見去水......等等,都是〔守財〕格局,察各巒頭書籍都有詳細描述,不難查出。,

3.
收水與九曲出水~~~~兩者為同一條水~~該如何取捨~~
收水:一般要以水〔來處〕論收水。這裡重〔來〕
至於:九曲出水,則重在如何〔出〕:是直出、斜出、蜿蜒而出...等。出還有〔見水出〕、〔不見出水〕二種,當然以不見水出為上格。

4.
下砂七,八重~~若是層層低與若是層層高~~此不同之形象~~對主家富貴吉凶有何差異?
巒頭古籍上有所謂「進龍」與「退龍」之稱,這裡的龍不單指〔來龍〕而言,縱用在護衛之龍,諸如左右龍虎砂,亦為一體適用,特別是去水一方之龍虎砂:意即下手砂,只宜由內而外層層高起,方為護穴有情,此亦為「進龍」。如下手砂由內而外一層低過一層,亦視為「退龍」,主一發即敗。

5.若最高哪層都比墓穴低時?算是有護嗎?對主家富貴吉凶有何差異?
一般下手砂必須高過〔穴場〕,否則即為護穴不周,下後必凶。

凡幹龍結穴,不在大窮盡處;於腰間落山,必有餘氣之山;
去若數十里,雖去山甚遠;
氣脈接收轉穴內
受用謂之牽前扯後;
大地多從腰里落,迴轉餘枝作城郭.
龍力小,請往近處尋地;謝謝光臨 ~~

幹龍的話;要從腰子下手~


釋義釋圖何景方可形成〔中,正,合〕的局面?
〔真龍脈多乖詐,看似中出非中出...與閃脈有何不同?各有何,特定習性可分辨?

大家終於看到〔中,正,合〕的局面出現
眾人這才嘖嘖稱奇
感嘆真龍巧穴之奧妙
原來〔真龍脈多乖詐,看似中出非中出...

〔中,正,合〕是尋龍點穴的重要參考依據
參雜非常多種〔證穴〕或〔定穴〕的觀念:

諸如〔十道天心〕或〔夾耳峰〕之類的眼力
還有〔藏凶伏煞〕的必要條件
任何結穴方式如能達到〔中,正,合〕的條件
代表穴位已經達到非常精確的位置
剩下的只在〔葬法〕和〔理氣〕的運用了

這跟閃脈或倚脈沒有一定的關聯
有空的話,到現場一看便知


 


为何~~阴宅求一线~阳宅求一片~~
其阴宅用地与阳宅用地差异在那里?
能请释说分别之法吗?

蒋大鸿阳宅真机有论到:
凡此三宅皆择堂气开舒,水泉平行之地而用之,不关于龙脉之结聚,世人以龙脉结成阳宅之说,非也。
即大而郡邑,更大而京师,所谓气聚而已,势聚而已,岂关龙脉哉。
盖山龙之气,一缕灵光,如花房含露,清香袭人鼻观也。
阳宅之所收者,外气而已矣。
山川风物,挹揽光华,电掣云驰,其作用在土泉之表耳,非地脉之阴也。

又云:
纵使皇都并郡邑,只审开阳不审龙,俗言龙去结阳宅,此是俗师识见庸。

这充份说明了〔阳居一片,阴居一线〕的原理。


先施也只是副地,支上開窩,我ㄉ看法還是腳爪百重不如近案一重。
〔大地皆從腰裡落〕 最好找少年ㄟ,少年人腰軟,不喜歡找老人。梨山實在是很老ㄟ。那麼高又冷,寶特瓶裡面ㄉ東東會結凍,還有效嗎?
八爪章魚有八支,頭只有一個。頭爪要相配得宜,腳爪百重不如近案一重~~精髓妙訣~~
「千仞不如平地一堆,外鎖千重不若眠弓一案。」

千堆萬堆不如堂內小堆.凹中有凸...?
千關萬關不若堂前之關?
千鎖萬鎖少缺堂前之鎖.氣洩不聚...?


 


曾子南幾處私人穴場,個人看法如下:

生基地:只蔭生基本人,子孫無福消受

墓 地:能蔭子孫,但富與貴格局之形成,當蔭在該墓地以後出生的子孫

曾子南梨山松茂所點皆為生基地
先施才是曾子南家人的墓地
因此要論曾家後代子孫發展,只能看〔先施墓地〕,至於梨山的生基,則有刻名字的人都算數!


梨山眾家人生基:重在收山與收氣,故以〔延壽〕為首要(此生基地有學生與親屬,多人共用)
梨山曾夫人生基:面對九曲出水,下砂七,八重,重在〔守財〕(本地只做曾夫人生基)

先施曾氏祖墳:下砂五重,但氈唇餘氣過長,因此做月眉池聚水,雖可守住內氣不使元辰水直流,但還是主子孫長住異鄉求財
先施曾師本人墳:下手砂回還做案,收水成功,重點還是〔聚財〕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福壽山農場是有塊大地
但不是在天池蔣公行館

也不是在福壽山農場
而是一塊尚未開眼的〔生地〕

4月份會有一場二天一夜福壽山行
會部份公開此地(因為只有會員才能分享)

老龍須出嫩枝
從世界大兄的圖可以看出
此龍勢蜿蜒的活潑樣
亦即是〔大地皆從腰裡落〕的正解

請細細體會其中巧妙...


名稱蒐集~~


邊肥邊瘦---過峽


侍衛護峽


橫龍入首


蜈蚣節落脈


登穴觀明堂1~回龍顧主


登穴觀明堂2~沙手緊聚,四海歸堂,數數有幾支砂手


正穴當前必有將,有將便宜為對象,將星已現,且看那火熱的唇微微一俏..


砂逆轉~~


將將將~~~~


主星若隱若現~


脈有集氣,隨地而起~~ㄆㄡˋ~~


地理無全功,合理的懷疑,是進步的原動力


世人求穴近大山,且要案山龍虎夾,豈知大山龍未歇,縱有窩藏反走泄


解讀前人手筆
必須冷靜思考:
~為什麼要做在這裡?
~做了以後的剋應如何?

如果真的龍老氣粗
~又為什麼曾師會選在這裡?
~為何曾師〔財.丁.壽〕俱足?
~為何身後留下十數億資產?
~為何以百歲高齡辭世?

很多人罵曾子南不懂風水
為什麼不先問自己懂不懂風水

這裡的問題很簡單:
1.眾大取小,眾小取大?
2.眾高取低,眾低取高?
3.直來直受,直來橫受?橫來直受?
4.龍從左來,穴在〔 〕?龍從右來,穴在〔 〕?
5.正穴當朝必有〔 〕?有〔 〕便宜為對向?
6.有地無地先看〔   〕?
7.右水左流,必須龍高過虎?或虎高過龍?
8.大地皆從腰裡落?請問〔腰〕如何落?
9.老龍抽嫩枝,請問嫩枝如何看?
10仙橋過脈,如何辨識?

這些都是基本功課
先熟讀古經典,再練眼力
否則〔念得龍經無眼力,珍藏萬卷也是空〕~(語出自撼龍經)

撼龍經云:「真龍藏倖穴難尋,惟有朝山識倖心!」故人尋地,必求特異之朝案,周正之明堂。古人著書不求甚解,凡事想當然耳。豈知真龍屈曲而行,並不朝人,不在朝對之中。只見倉庫、旗鼓、、或侍立兩旁或拜伏左右,真穴所在,如貴人升堂,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宇內豪傑,誰不低頭?      盡信書不如無書!好意見要與好朋友分享。從此高山流水,幸佳音之惠我!


赞成"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时老师的高论也不一定是对的,如果学地理都是老师的看法,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寻龙功力如何提升?


盡信書不如無書!
說得真好!
但要覆古人墳,就不得不讀古書了
不但要讀古書,甚且要讀到文字背後的含意
古人立論著書,其實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但是為防無德之人,或不學無術之徒竊得其術
因此也設立了許多的文字障,或隱語,或同物不同名稱......等等
為的是:風水學真可以奪天地造化之功

對於網路上許多涉及人身攻擊的人
我們只看到太多的情緒漫罵
我想:這只會蒙蔽自己的眼睛與智慧
其所看到的只有怒火與焦慮
為什麼明明可以看清楚的
卻會〔視而不見〕?

前天18日與諸多好友到彰化八卦山脈去尋龍
只見第一塊地之主星為〔倒地木〕
來脈粗雄,不疾不徐順放而下
一進到穴場大夥兒就開始尋脈找穴
有的點上,有的點下,或左或右
每個人都極盡眼力想要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點〕
可惜的是,半個小時到了,正主兒還是沒被點出
原因是〔唸得龍經無眼力,珍藏萬卷也是空〕

殊不知這局的看法:所謂脈卻非真脈
由於龍來雄急,看似主
卻為奴
真龍:脈已閃於一旁,隱隱隆隆,若有若無
只見一墳古墳悄然立於亂葬崗中
若非具備十足巒頭眼力
怕也瞧不出任何端倪

原來正點位置,來脈纖細,正常眼力幾乎看不出
大家以為的正脈卻變成了龍砂
如要在龍砂上尋穴
件件都不何格
.下砂雖然有力,但勢成順水格局,幾乎無聚財之氣.
.分合無法對焦,有分無合,有合無分
.虎砂空缺,東北方凹風煞射入
.龍虎不登對,砂飛水走

後來經過修正後
大家終於看到〔中,正,合〕的局面出現
眾人這才嘖嘖稱奇
感嘆真龍巧穴之奧妙
原來〔真龍脈多乖詐,看似中出非中出...

所以
要學會風水真功夫
還是多讀些書,多覆古人墳
不要跟著旁人〔人云亦云〕
易友~~多學習~~多讀書~~多看山


撼龍經云:「真龍藏倖穴難尋,惟有朝山識倖心!」故人尋地,必求特異之朝案,周正之明堂。古人著書不求甚解,凡事想當然耳。豈知真龍屈曲而行,並不朝人,不在朝對之中。只見倉庫、旗鼓、、或侍立兩旁或拜伏左 ... [/quo

赞成"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时老师的高论也不一定是对的,如果学地理都是老师的看法,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寻龙功力如何提升?

「真龍藏倖穴難尋,惟有朝山識倖心!」

應該是語出自「疑龍經」!
又云:故人尋地,必求特異之朝案,周正之明堂。也不全對!
須知經書有云:「坐下若無真龍脈,面前空有萬重山」
簡而言之即:「坐下無龍,朝對成空」
但或又有問:「伸手摸著案,稅錢千萬貫」要如何解釋
也曾在中部某知名大地理穴場,某大師自扦祖墳
面前二層朝案,遠者牛角案,近者眠弓案,相距不過30米
案近,朝也正,許多同道見之嘖嘖稱奇,讚嘆不已
但很可惜,福未至而禍先到……(其間內情因涉及隱私,恕不便公開)
這就是世人貪朝忘度的典範,案例滿多的
請引為點穴之首要功課
就好像擁有百萬音響,沒來電就是響不起來,聽不到聲音

有时老师的高论也不一定是对的,如果学地理都是老师的看法,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寻龙功力如何提升?

絕對贊同這句話:敝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這句話:「不要以為老師永遠是對的,任何學術都一樣,都要抱持合理的懷疑!」
最著名的國師廖金精都曾經扦錯穴點,直到連連移動三次才葬對方位
國師尚且如此,更何況如你我之凡人
這點同意你的看法


"最著名的國師廖金精都曾經扦錯穴點,直到連連移動三次才葬對方位..."
是董德璋...<人子須知>記載:

"
论闪乳之格...董德彰为婺源倪氏下一地合此格。

婺源倪氏御史祖地

倪氏地正穴,以左山包裹,面前尽遮,外洋山水,一切不见。局又逼窄,明堂朝山俱无。只是藏风聚气,穴场甚暖。所以葬下当代即出御史,骤发富贵。与廖金精下明溪许学士祖地当代出贵相同,皆是穴间紧固,一切不见。噫!此等地,非哲师明主,则弃物耳。

                              
右地在婺源县大白巡司东一里,其龙迢迢而来,磊落奇特。将入首,穿峡开帐,星辰尊重。结穴藏聚,两畔护从重重。下关一山逆河缠繞,关收内堂,蔽障外旷。而随龙田水平坦,四势团集,融结固佳。而穴甚奇怪,董德彰初下中乳天空,以贪外秀。不利,复扦低穴就堂,又不利。倪氏欲迁别所。董师乃自讼曰:眞龙毋虚生之理。有龙如此,岂可舍乎?必我悮也。乃私往其山,周匝详审,因知结穴闪乳,前所下者皆非。盖中乳上既直硬,而下复弯曲顾内,故正脉锺于闪乳,而中乳乃其护砂。但闪乳之穴甚丑怪,而一臂左砂又尽障外秀,不见明堂朝对,如坐井面墙,非俗眼所知,直指必不我信。欲立名以歆之,未得其当。随入村庄,偶见机织,豁然有悟。遂唤**掷梭之形,穴扦动乳。复报倪氏,果信之,遂扦葬焉。系亥、艮行龙,转折酉、辛,戌、干入首,扦辛山乙向。顶急乳小,用离杖下之。下后倪氏出进贤,登进士,官御史。曰以孚,曰鼎,登乡试。一时骤发。但御史为人,亦不甚正,亦闪斜之召耳。

补义按:是地也,先葬中乳总会,又葬中乳尽头。要知皆缘贪砂水、明堂、龙虎为悮。复扦闪乳之上,始得其眞。吁!以董公之明,尙至三扦而得正穴,况其他乎?可见砂水之诱人,虽明师所不免。有志者尙当参酌其可否,毋徒见一不利而即有所弃也。"

是:董德彰
非:廖金精


木而帶金看凹窩


 


巒頭尋龍樂,樂在其中,歡迎您來加入本會!


『中堪會-CEO伍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乐活派風水-伍豐 的頭像
    乐活派風水-伍豐

    樂活派- 台灣伍豐 李隆裕

    乐活派風水-伍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