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位於嘉南平原的南段,在多山的台灣島上,地形相對十分平坦;在台灣主要都市之中,台南市的地形也最為低平。全市地表大致呈現東南高、西北低的走向,最高點海拔不過30公尺;而佔全市面積三分之二的的安南區與安平區大致多在海平面3公尺以下,其中還有鯤身內海與四草湖隔鹽水溪南北相望,二者均為昔日廣闊台江內海的殘餘,見證四百年間的滄海桑田。全市地形由東而西可概分為大灣低地、台南台地、櫻丘砂丘、與安平平原四個地形區(圖1)。
構成台南過去發展的陸地主體是台南台地;當年吸引移民入台,靠的是台江內海的航行之利,而今內海已經大半浮陸成為安平平原;櫻丘沙丘則串連台地南端與外海沙洲,以形成內海;台地東緣稜線與大灣低地的高差,給予府城內陸防禦屏障。由於絕大部份的土地乃近代潟湖淤塞後陸化所形成者,因此在鄰近海岸的區域有許多海岸線變遷的遺跡,而潟湖地形消長的區域也因地制宜衍生出特殊的土地利用模式,譬如鹽田、漁塭、漁撈活動等;同時也形塑出亞熱帶特殊的濱海生態體系,包括紅樹林沼澤、豐富的魚蝦貝類、繁多的遷移性水鳥等。
許多歷史文獻中記載的地理景象都在城市的逐漸拓展中消逝了,譬如荷蘭時期台南台地的森林、台江東岸平原上的梅花鹿群,清朝台灣八景中府城的勝景,以及台江內海昔日浩瀚寬廣、阡陌帆影等景象,如今都已消逝難以想像。然而,如果仔細觀察、追索,仍舊有許多地理景觀及生態資源,在時光推移中還被保存於繁華樂鬧的角落裏,尋找這些可供追尋地理景觀變遷及生態資源的景點,對於整個府成的規劃,或者是社區營造,可能都有特殊的價值。
一、鯽潭霽月
大灣低地主體在台南縣永康市到仁德鄉之間,台南市東端與仁德鄉接壤部份為大灣低地之一部,海拔多在10公尺以下,其西側緊接台南台地。大灣低地在十七世紀仍為內陸大湖,在Johannes Vingboons 1640年繪製的「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上可以清楚辨識。而Symon Jacobsz. Domckens 繪製於1644年的「赤崁地區農地與道路圖」中更可看到湖中畫著雁鴨狀的禽鳥,可能也是雁鴨類候鳥遷移的棲地;湖邊有兩處開墾的農地與房舍,並有道路直達赤崁地區。此湖應即為清代所稱「鯽魚潭」,根據乾隆十七年「重修台灣縣志」所載,當時鯽魚潭廣納眾水,為一長達二十餘里的狹長湖泊,湖中多生鯽魚,官方徵收漁稅;潭水並有灌溉之利,又名「龍潭」,為旱災時期祈雨所在;由於景色優美,又名「東湖」,特宜賞月,「鯽潭霽月」為當時台邑八景之一。
同治年間成書的「台灣府輿圖纂要」中記載,由於連遭地震與颱風,潭南端的虎仔山頹陷,潭水由北流轉向南流。此後,似乎潭面漸減,成為陸地。至今,中山高速公路沿大灣低地西側闢建;由台南市裕農路到仁德鄉,在太子廟附近過水圳仍有「鯽魚潭橋」可以聊資追昔。
二、半月沉江
台南台地緊接大灣低地西側,大抵北以鹽水溪為界,自起永康市洲仔尾與鹽行附近逐漸隆起,向南在仁德鄉十三甲與虎山附近明顯下降,而止於三爺宮溪,南北綿延約12公里;東高西低,寬約4公里。台地稜線偏在台地東側,最高處在永康市網寮、第一公墓一帶,達海拔40公尺;由北而南,有許多高度約25至30公尺間的小丘突起,從大灣低地西望,呈現陡峭的台地崖景觀。台地主稜西側除幾座小丘突起及若干溪流切割外,大致平坦;這些溪流正是台南府城今昔的主要河川,自北而南,分別是柴頭港溪、德慶溪、福安坑溪、以及竹溪,幾乎都發源於台地中部。其中,德慶溪與福安坑溪已經在都市發展過程中被埋入人工地層之下,但是,老市區地表起伏仍然不時透露出曾經被河川切割過的訊息。
(一)柴頭港溪
仔細觀察民國64年農林航測所繪製的航照基本圖,在今天的東寧路與小東路之間,林森路東側的東寧公園中,有幾個個水塘。在1998年的台南市數值航測地形圖上,可以看到這地區由北至南的凹陷地帶,北側主要水塘面積較大,海拔不及18公尺,其東側100公尺距離內地表高程即升高至海拔22公尺以上,柴頭港溪由此水塘發源,向北偏西流入鹽水溪。溪谷在東豐路以北漸次寬闊而深,谷底與坡頂高差常在十公尺以上,形成台南市與永康市的天然界線,也使台南台地北部的東側屬於永康市,而西側屬於台南市。
柴頭港溪下游在荷鄭時代似為台江內海的一處凹岸,富於舟楫之利,河口的柴頭港可以航行到安平或與內海其他港口對渡。西元1680年鄭經在此建築「承天府行臺」,作為別館並奉侍母親董太夫人靜居,又稱「北園別館」。明鄭滅亡之後,1690年改為「海會寺」,取其地河、海會流之意境;為台灣第一座官方修建的佛寺,又名「開元寺」。迄今,寺前街道猶稱「北園街」,台南往新化的幹道則稱「開元路」;谷地兩岸頂部在此處距離超過500公尺,十餘年前,由寺前俯瞰河谷,仍可依稀遙想當年港闊水深,艇櫓遊梭景象。近十餘年間,由於河對岸永康市密集建築發展,北園街在開元寺前更矗立數棟二十餘層的高樓,開元寺已經完全與溪谷景觀分隔。柴頭港溪谷底河床平時寬不過十餘公尺,目前淪為兩側建成地區的排水溝,永康市部分居民與民代甚至強烈要求將溪流加蓋,以便闢建道路;然而,尚未被建築物覆蓋的谷地仍處處有的莿竹、台灣構樹、血桐、苦楝等植物自生茂密(見照片1),其見證府城地理變遷的意義與建構都市生態廊道的潛力不容忽視。
(二)竹溪
由柴頭港溪源頭往南約2.5公里的台地上,在民國70年代以前的漫野蔗田中,曾有一狹長清幽的水潭,名曰「夢湖」,為昔日府城南沿的竹溪主源。竹溪自此發源後先向西北流,到現今林森路與縱貫線鐵路立體交叉口附近向西方,再由府連路與健康路交叉口附近折向南流。在這附近,谷地轉為深闊,先後流經法華寺、竹溪寺,谷底高度降至10公尺以下,竹溪寺兩岸台地高度均接近20公尺,在低平的台南而言,其「山勢」格外挺拔。再折向西南,蜿蜒流經體育場、六信商職,進入南市第一公墓,最後在永安街附近流出台南台地,向西穿越櫻丘沙丘群,注入內海。竹溪向以河道彎曲與林木茂密著名,1652年Cornelis Jansz Plockhoy所繪的「大員及其附近地區海圖」上有一條十分曲折的小河流,其中上游兩側遍覆林木,應即為當時竹溪寫照;盧嘉興摩繪的「中譯安平地圖」上,這處森林被稱作「哈珍拿森林」(Hagenaars Bosch)。民國60年代,溪源所在的夢湖沿岸仍多樹木,並常有小水鴨與五色鳥等水禽出沒,筆者於民國63-66年間數度前往即曾目睹。如今,此處大致包括文化中心,及隔著中華路相望的18號公園。
自台地中部以西,大抵地形平坦並逐漸下降,到自公園路、自強街、永福路一線漸降為安平平原,或與櫻丘砂丘相接壤。整個台地在市區內略呈半月形狀,其範圍幾涵蓋整個今天的東區,以及中區、北區與南區東部;而明末漢人抵台登岸的大井頭、荷蘭人初墾台灣的熱蘭遮城均在台地西緣。因此,台南台地實為府城發展的重心所在。范勝雄(民80)曾指出:「古台南地形東半部為台地,西半部(府城範圍)急遽傾斜,隔一台江與外圍沙丘形成內海,南北有數條東西向的河流切割,注入台江。府城部分有如半璧滿月斜插入江,形家因謂之『半月沈江』」,指的即是台南台地的地形。
三、府城七丘
更早以「半月沈江」形容府城的,是連雅堂的「台灣通史」。在卷十六城池志中,述及「是年(筆者注: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起工,東南北三方,悉用舊址,唯西方近海,內縮一百五十餘丈,畫自小北以至小西,狀如半月沈江,故謂之半月城」;這是大學士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亂後,與工部侍郎、台灣巡撫等官員會奏獲准築造磚城,雖因台灣未燒磚,改用夯土,但究竟優於之前的莿竹與木柵城。此後,台南府城多次修葺,大抵維持同一規模。因此,連雅堂指出府城城垣形狀由於受到台江內海海岸平直的限制,並非圓形;而正因為半圓城池映於台江,如同半月沈江。
城垣之內,仍屬台南台地西部,昔日有赤崁、鷲嶺、山仔尾、山川台、崙仔頂、覆鼎金、尖山等七座小山丘突出於地表。七座山丘都是台地西部的高點,但所以有「山丘」的感覺,多因小溪流過附近,溪谷低下而相對顯出台地高陡;例如,崙仔頂、覆頂金、尖山都與德慶溪及其支流經過有關,而赤崁北側則為德慶溪入內海之處; 山川台、山仔尾則與福安坑溪有關。
「赤崁」由荷據至清初,為內海東岸的臨海高地,荷蘭人因其形勢而築普羅民遮城,即今赤崁樓所在。在1998年的台南市數值航測地形圖上,其地面標高約為海拔8公尺,南側的武廟至大井頭在7公尺以上,西側蓬壺書院外均在6公尺以下,蓬壺書院、武廟各再往西不及100公尺的廣安宮、大天后宮、開基武廟等廟埕均僅約海拔4公尺,猶可見海退的痕跡。由赤崁往東方,地勢漸高,其南側有「鷲嶺」,為昔日府城繁華大街的最高點,今日為北極殿與台南測候所,海拔14公尺。由赤崁往東北,過昔日德慶溪,則有「覆鼎金」,即今日署立台南醫院所在,海拔高度約15公尺。由此再往北,今開基玉皇宮與兵工配件廠附近則有13公尺以上之高地,為昔日「尖山」所在。
德慶溪的主源應在前述台地中部凹陷的水塘群,約在柴頭港溪源頭水塘南側半公里內,即今東寧公園內,向西經過成功大學勝利校區與南一中之間,再由南一中北側到前鋒街一帶匯集其他支流,繼續西行。這一帶高阜即為昔日的「崙仔頂」,海拔高度在18至20公尺之間,至前鋒街一帶,高度復由18公尺陡降至14公尺以下。日據時期的州知事官邸即聳立於崙仔頂高地上,居高臨下,向西俯瞰城內大街,向東北眺望谷地對面青翠的竹園岡。
「山仔尾」,今延平郡王祠所在,祠西南側與南側庭院達海拔17公尺以上,祠西側牆外100公尺處已降至13公尺,而由建業街往西約300公尺至南門路口已降至11公尺以下。由延平郡王祠往東北則地勢逐漸升高,至東門圓環迫近海拔20公尺,此即昔日「山川台」所在。山川台以東地形大致在平坦處均維持19公尺以上,以西、以北則漸走低。往東北沿今日台南神學院與前鋒路帶狀高地至崙仔頂。
在近現代中高層建築密集興建於城內、福安坑溪與德慶溪相繼埋入地下之後,府城七丘在視覺上已經難以察覺;加以機動車輛代步的便捷省力,唯有自行車騎士可能感知昔日地表曾經有過的起伏,以及先民篳路藍縷的艱苦。
四、安平晚渡
台地以西的安平平原,包含廣闊的安南、安平區,以及北、西、南三區的一部,昔日是台江內海的範圍。安平與府城隔內海相望、對渡,漁戶撒網捕魚的景致,由府城隔江看夕照的風情,在安平看海潮進鹿耳門的壯闊…歷次台灣八景中的「安平晚渡」、「沙鯤漁火」、「鹿耳春潮」、「赤崁觀海」等,正說明昔日台南美景一半在這片內海--江海所以映月!
隨著台南沿海與台灣內陸的逐漸開發,因洪水而從上游山區夾帶的泥沙逐漸淤淺內海。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的數日大風雨消歇之後,台江竟已浮陸,鹿耳門頓成廢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海漲暴作堆沙,台江被切割成南北二處內海,由大西門可達安平。因此,半月城起因於府城早先的地形,內海填平了,府城半月不再映江!
福州船政學堂1875年測繪的「台灣府城並安平海口圖」清楚標示了當年滄海桑田的結果。而在福州船政學堂以近代測量科技所轉現的二維空間地圖上,府城的城池形狀實在不很「半圓」;二十年後,日本據台開展的一系列更精確的地圖測繪,自然更不會描述府城為半月形。「半月沈江」成為一段美麗的文學或勘輿佳話。
五、生態失落
由莿竹城、木柵城、而夯土城,由貿易城堡而成為台灣第一大街市,府城逐漸確立為完全以人為主的體系。古代築城,是儘可能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勢,城垣往往在地表的高阜之上,而遇到水體,則必要時建立水門以跨越,否則就止於水岸;也就是順應地理條件發展。城市的民居與街道,也往往利用水岸舟楫之利而逐步建設,河岸原本是大多數植物自然繁茂生長,各種動物棲息、繁衍、取水的重要生態地帶,往往也是一個流域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當聚落沿著河岸向內陸與上游擴張,原本的自然生態必然直接受到衝擊。
如今,已經很難追溯台南原本的河岸與海岸生態,例如,沿竹溪的哈珍拿森林生態究竟如何組成?由於海岸地帶的人為開發已久,海岸及平原上原始植生態甚難確定,從有限記載上看到的「菻荼井」或「林投井」等名稱,或許暗示原本林投茂密。然現今僅可在海岸線上人跡較罕處發現零星分布的林投樹叢,如鹿耳門溪海口附近沙丘、四草大眾廟與鎮海城附近。一般平坦空地上自然生長者多為高莖禾本科植物,篦麻以及構樹、血桐;老聚落附近則多見黃槿、榕樹、欖仁群落。構樹又稱鹿仔樹,為台灣梅花鹿之重要食物,昔年台灣曾為世界著名鹿皮出產地,其來有自;黃槿則為海濱第一線上最常見的本土生喬木。
依現況而言,地勢低漥的西部湖泊與河流出海口概為鹹水,紅樹林沿河川支流可上溯數公里之遙,如鹿耳門溪支流竹筏港溪等河岸即呈紅樹林景觀;其最大群落在四草湖一帶,不僅面積廣,而且植株高而茂密。這些地區均吸引相當數量水鳥及水生物棲息,由於人為墾殖、建築棄土傾倒及廢水污染,各河口紅樹林生存面臨極大威脅。沿海砂丘密植木麻黃為防風林,迄今尚大致保持良好。平原以東少數殘存的原野可見到疏林草原景象,僅竹溪、柴頭港溪溪岸數十公尺範圍內可見到林木茂密的景觀。市區內亦多見引入外來種植物,其生長良好而景觀特殊顯著者有鳳凰樹、羅望子、金龜樹、芒果等
五、藍綠雙環
隨著日本殖民事業的開展,半月府城終於成為殖民政府在政治象徵與發展現代都市上的障礙。日據時期的市區改正,幾乎完全拆除清代的城牆,改闢為道路,僅餘下成大與南女中二小段遺跡。然而,1911年的都市計畫同時勾勒出一個大致以公園道串連部分舊城牆、城門、新指定公園、圓環與綠地的綠環佈局。在光復後的歷次都市計畫中,由國內規劃師進一步擴充形成連接大型公園的近似四分之一圓形的公園與林蔭道路系統。這些人工創造與保留的綠地系統,除了當年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林蔭景觀之外,從今天的角度,也具備建構都市生物棲息地的機會。
台南市原本發展起於貿易,仰賴水岸條件發展為港市,內海與眾多大小河川提供便利的運輸體系,聚落與街市因此開展。當水體條件不再,特別是淤積浮陸,則昔日的港道就成為旱陸,或由沿港邊的小道路,發展為街衢,像五條港等。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到清朝為止,大體順應自然條件而發展的市區道路系統,是有機而不規則的巷弄,大正時期開展的都市道路系統,幾乎捨棄了這些小巷弄,也由於並未都在原先的巷弄基礎上拓寬,許多老巷弄成為追索舊有地形地貌的好線索。
日據時代由於五條港與清代運河的淤淺,於1938年在內海浮陸邊緣新鑿台南運河,正好與殘餘內海形成環繞安平新市區的一圈水域。孔憲法(民80)首先為文指出逐漸發展成形的藍綠雙環發展機會。如能進一步確保柴頭港溪、竹溪作為外環的生態綠廊,整治鹽水溪與嘉南大圳,以及保護台江殘餘的四草湖到鹿耳門溪的濕地生態,半月與台江雖去,台南或許仍能更好的掌握自然地形與生態過程,開展健康的發展型態。
參考文獻
1998年台南市數值航測地形圖
台灣府輿圖纂要
重修台灣縣志
續修台南市志
孔憲法,民80,「由台南的景觀特性看水岸整治」,台南市都市形態與特性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http://cpis.e-land.gov.tw/cprpts/tainan_city/record/proces-14.htm
石守謙主編,民92,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江樹生譯注,民89,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台南市:台南市政府。
連雅堂,台灣通史。
范勝雄,民80,「台南市的都市成長與變遷以及民俗活動的消長」,台南市都市形態與特性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
陳佳妏,民89,「滾滾波濤聲不息,裴然有緒煥文章—論清代台灣八景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台灣生態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an-ka-bun/pak-keng-si.htm。
盧嘉興,民54,鹿耳門地理演變考,台北市: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圖1 台南地形分區圖
圖2 台南地勢圖
留言列表